2016年8月15日 星期一

【漁光五六】穿白紗乘竹筏嫁來漁光島——記漁光島採訪課Ⅱ

我們想要的是什麼樣的發展?我們想要的是什麼樣的觀光?
為什麼一定要發展觀光?是因為政府政策、它擺在那裡的資源嗎?
發展觀光,外流的人就會回來嗎?居民就會賺到錢嗎?
我們有沒有先問過,為什麼漁光人不住在漁光里?

攝影/吳思葶

擔任漁光社區《新故鄉計劃》其中兩堂課的講者,主題是採訪,對象為居民,所以第一堂課我先以地方報的企劃,引導居民梳理地方議題和對社區的願景,第二堂則分享採訪技巧,刻意將不同屬性、背景、年齡、性別的居民分成同一組,透過互相訪問,探討彼此和漁光島的關係。
 
結果出現許多我田調時沒有搜集到、甚至在場居民也前所未聞的往事,特別是漁村女性、漁光媳婦的處境。在 Yun-Yu 的詢問及匯整下,最有畫面的,莫過於五六十歲的佳慧姐曾親眼目睹新娘身穿白紗,和嫁妝一起,乘竹筏由四鯤鯓經水路嫁到三鯤鯓。竹筏並不像我們年輕人想得那麼脆弱,它甚至能承載摩托車。

攝影/小勇

還有,瑞復益智中心所以如此命名,來自大天使「拉斐爾」的拉丁文音近「瑞復」(德玲老師笑稱,差一點也想取作「來福」),因瑞復服務多重障礙或發展遲緩的朋友,而拉斐爾具醫療之術,傳說還會建造諾亞方舟,照顧漁民,和漁光島巧妙呼應。德玲姊提到,漁光里廟宇密度極高,閩南信仰興盛,卻從不排斥由天主教創建的瑞復益智中心。根據鄰長的受訪內容,相同的包容力也在省籍之間:
 
漁光的主要居民是清代起陸續自南方(如茄萣、白砂崙、灣里等)遷至此處的漁民後代,共六大姓。國民政府來台後,設立空軍防砲部隊第九訓練營在今漁光分校的位置,軍人多來自四川、湖南和廣西,四處移防。部隊遷移後,數十位退休空軍就在營區附近搭屋居住,形成小小眷村,迴盪大江南北的腔調,異於漁光他處的鹹水文化。
 
1977 年漁光分校正式成立,校區內仍住有七位榮民,校方並未強制驅離,選擇共存,直到榮民們陸續離世,才蓋新大樓。
 
攝影/吳思葶

居民往往以為自己沒有什麼故事好說,所以互訪練習前,我先講了中午去荳荳園吃飯的見聞,阿雅告訴我,院子的蚊帳是已離世的爸爸自己發想和設計的,當她這麼說,那頂蚊帳對我而言就從此不再只是顏色魔幻而已,我坐進裡頭,我感覺到:那是他們一家人的照顧——我對學員說,這就是一個故事。
 
再小的故事都值得被聆聽被記錄,沒有人能夠評斷你的感觸是對是錯,因為那就是你真實的生命體驗。
 
然後我提供了一般訪綱的架構,再邀請德玲當我的受訪者,訪問給大家看(其實也想藉機讓大家認識瑞復),最後舉出上一堂課熱議的面向,請學員以「漁光在地生活」為題,互相訪問。
 
沒想到,停不下來,結束的時間一延再延。
 
攝影/吳思葶

第一堂課怯於發言的學員這次清楚地說出自己的見解;我注意到受訪者的笑容,當他聽見自己的經歷被別人完整轉述,獲得眾人的回響及討論...
 
這就是我的初心,而《漁光濱海發聲計劃》的野心是:談發展前,談吸引觀光客前,談「讓大家都知道漁光島」前,我們需要先有機會釐清:
 
-我們想要的是什麼樣的發展?我們想要的是什麼樣的觀光?
-為什麼一定要發展觀光?是因為政府政策、它擺在那裡的資源嗎?
-發展觀光,外流的人就會回來嗎?居民就會賺到錢嗎?
-我們有沒有先問過,為什麼漁光人不住在漁光里?
 
百年來漁光人最大一波遷出,即是因為政策,即是因為 1980 年代港務局的開港及徵地。目前居民多為漁民、蚵民和木工,島上擁有豐富自然資源,我們或許可以構思和漁業、養殖、木作、植物、海洋有關的體驗活動及社區產業?濱海發聲計劃所以準備朝這個方向和居民一起練習。
 
否則,盲目且貿然發展觀光,得利的大概依舊是擁有資本和熟悉觀光模式的外來企業。只怕看似掌握資源,結果是政府有了政績,外包廠商有了利益,我們當了不領錢愛鄉土的義工,還是在撿垃圾、清理環境、收拾殘局。
 
更怕的是,回不去的生活品質。
 
攝影/吳思葶

下課後,文化局的輔導員將大家留下來,突然說要組織工作坊,於十月底前發行「地方報」,又說前四堂課都是為了這個目標。
 
我有些錯愕,因身為講師,我竟當下才知道這件事,且我看過《新故鄉計劃》的計劃書,項目只在開課(兩堂攝影、兩堂採訪),沒有出版補助,地方報的預算是怎麼來的?
 
地方報是指計劃成果嗎?但社區申請的項目明明是「社區資源/文化資產」,又不是「社區刊物」——只給社區一筆錢,卻要做兩件事?
 
再者,如果成果是社區刊物,那上課前應該先跟講師說明,目的不同,課程設計當然會有所不同,而不是活動都結束了,還讓大家多花時間無償工作。
 
攝影/小勇

我仍在想,輔導員已經開始一一點名,一個一個要求加入工作坊,一個禮拜開會一次,除此之外,到底要做什麼,交代不清,說是以後再講。學員們猶豫,我問能不能回去考慮再分別報名,輔導員不同意,理由是:「我今天就要給文化局名單!」
 
我仍在想,她已經將我的名字寫進報名行列中。
 
今天又打開新故鄉的計劃書,發現「計劃緣起」中寫著:「市政府和區公所雖投入許多硬體工程和建設,仍無法激起社區居民對社造的激情。」
 
……
 
不意外。
 
如果只想蓋硬體,如果只求向上位交代,如果只給社區少少的經費卻總意圖榨出最大成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