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6月5日 星期五

【山里日紅】秘密攜出的茶人手稿

講到林百貨,台南人一定不陌生,它又被叫作「五層樓仔」,完工於 1932 年的末廣町——台南第一條經過整體規劃的市街,有「銀座」美名——林百貨已屬當時府城最高建築,配備著南臺灣首部商用電梯,所以,許多人來,不為購物(一般人也消費不起),反而是特意搭流籠,看看標緻的電梯小姐。二戰後,改作其他用途,亦曾長期閑置,去年六月重新營業,為台灣目前唯一有頂樓神社的歷史建築百貨公司。
 
經常拿來和林百貨相提的,則是台北榮町(約今衡陽路與重慶南路一帶)的「菊元百貨」,台灣第一間百貨公司,比林百貨早七天開幕,若再加上瞭望台為七層樓,時人喚「七重天」(以前的人好像很愛替高樓取綽號)。
 
昔日菊元旁有一間「辻利茶舖」,販售烏龍茶、紅茶,也自製茗茶。店東三好德三郎(1875-1939)自詡「茶苦來山人」,意指「為茶,苦過來的山人」。原來,他出生京都宇治,小學畢業後跟隨伯父習茶,意欲革新的理念卻不被保守的茶圈接受,因此,二十四歲的三好,毅然南渡,落腳日治初期的台灣。
 
三好在台生活一共四十一年,除了開設茶舖,也到文山、坪林等地研究烏龍茶,至南港種植茶葉,由他製作的茶葉多次成為日本宮內省與台灣總督府的御用茶,三好德三郎可以說是日治時期台灣茶的重要推廣者。1945 年,日本戰敗,近一甲子的「辻利茶舖」熄燈。三好德三郎的兒子三好正雄將父親的筆記手稿秘密夾藏於行李內,攜回日本,包括四冊〈茶苦來山人逸話〉。
 
其中一段描述三好初抵台灣之際,鼠疫與瘧疾大流行,土匪暴起,日本與台灣的通訊不良,且豪雨強風持續襲擊,三好回憶:「酷熱夏季華氏 90 多度的炎熱時分,店舖裡掛著許多大型煤油燈,大家就在這種煤油燈熱與氣候熱交相進逼下做生意。當時的臺灣還真不叫人喜歡。」然而,他認為:
 
「如果未曾感受過,也就不能真正的理解台灣氣氛。」 


(刊登於《山里日紅》臉書粉專 2015.05.29
http://tinyurl.com/org8wa9)

【山里日紅】世界如何喚茶


茶是親人的杯中物,可以什麼都不論,僅管暢飲或細品,也能從她的名字、身世和過往,嚐進口感以外層然豐足的味道。比方世界如何喚茶,就挾帶著海洋的水氣與陸地的風沙。
 
茶的英語為「tea」,法語「thé」,荷語「thee」,德語「tee」――發音皆近似於閩南語「tay」――十七、十八世紀,這些國家多半由南海航路出口中國,所以採用了福建發音的系譜。
 
日本、葡萄牙、印度、波斯叫茶「cha」,阿拉伯與俄國稱「chai」、土耳其則是「chay」,屬於廣東發音的系譜。因為三四百年前,茶葉需經陸路,自廣東往北,抵達中東及東歐。
 
語言,不僅僅指涉物件,更以口氣和腔調柔柔劃出東方茶葉的壯遊路徑。


(刊登於《山里日紅》臉書粉專 2015.05.26
http://tinyurl.com/offusfv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