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3月19日 星期六

【台南美術】季寒竹神父:引進西方影像啓蒙在地劇團



提起「華燈藝術中心」,台南五六十歲左右、喜歡藝文的人定會眼睛一亮,準備拿張椅子和你好好聊一聊被啓發的時光,他們將這樣為故事開頭:「我從來沒有想過...」、「我到現在還記得...」,激動一點的人則說:「台南這麼多藝文空間,沒有一個比得過華燈!」若質疑這是懷舊情懷,他會捏緊拳頭、慎重宣布:「一個都沒有!」

這麼厲害的地方應該坪數偌大、裝璜華美、設備齊全?不,恰恰相反,華燈由紀寒竹神父於 1980 年成立,起初位在台南市勝利路「聖心天主堂」的地下室,僅兩個房間、布置樸拙、器材有限。往後二十年,卻培育出台南劇運的中堅份子,催生「台南人劇團」,啟迪「那個劇團」、「洗把臉劇團」,推動台南藝文的整體發展。


紀寒竹,全名 Rev. Don Glover,出生於 1943 年美國南達科達州的農村,自幼在天主教會成長,高中畢業即進入教會工作,大學期間接觸大眾傳播,修習神學碩士,升任神父,屬瑪利諾教會。

1973 年分發台灣,學習華文也教授英語,三年後隨甘惠明神父來到台南,甘惠明接辦「瑞復益智中心」,投入特殊教育,紀寒竹神父則持續構思服務形態,如同瑪利諾教會鼓勵人們直接用專長貢獻社會,他四處奔走,引進傳播媒介,開辦「華燈藝術中心」。
 
「紀神父說過一句話影響我很深,他說藝術到極致時,心靈被撼動的程度其實跟宗教帶來的力量相當。」台南大學戲劇系助理教授的許瑞芳回憶華燈,首先提及「電影」,彼時台灣尚未解嚴,但神父具外國人身份,可帶進豐富多元的影像。

「1980 年代喔,我們接收的都是八釐米、十六釐米的電影片,內容前衛,第一次看到我嚇呆了。」許瑞芳大笑。紀神父持續從國外親自採購影片,他挑選的「紅汽球」(Le Ballon rouge, 1956)及「搖椅」(Crac, 1981)令許瑞芳至今難忘。


「紅汽球」是法國短片,講述孤單小男孩與紅汽球亦步亦趨的友誼,幾乎沒有對白,卻處處散落甜美詩意,例如汽球在男孩窗邊徘徊,在穿衣鏡前自我陶醉,當紅汽球破掉,五顏六色的汽球從巴黎各地趕來安慰,承載男孩冉冉上升,飛向天際。

對走進華燈的年輕人來說,迷人的不只影像及寓意,更包括映後座談,神父引導以導演為單位觀賞多部代表作,例如奇士勞斯基的紅、白、藍三部曲,他們談生命,談生之意志。紀神父相信:「華燈提供節目,旨在促進人與人的互動及認同。」

台南社大環境小組研究員晁瑞光從小喜歡拍照,二十幾歲時經過相片館,被主題為「70 年代以前的攝影」的海報吸引,紀寒竹神父延攬赴法修習影像史的王雅倫在華燈開課,這是晁瑞光接觸藝術中心的契機,和眾人一同藉由攝影作品,探究攝影師的理念、行為與觀念。

琢磨於影像美學和心法的交流,就算不是台灣第一,也是台南首次。神父強調:「生活經驗的觀照與回應,原本就是文學、藝術的養分。」他在音樂賞析課上播放了一首古典樂,曲調起伏,終趨靜寂,彷彿人之一生,這堂課他就與眾人論辯死亡。

照片提供/晁瑞光

紀神父喜歡聖艾修伯里的經典《小王子》,薄薄一本書辦半年的活動,不只讀情節,也讀關係:小王子與玫瑰、與狐狸、與蛇。分析角色性格與所處境遇,神父總問:「如果你是他,你會怎麼做?」將文本翻來覆去,最終皆指向自我存在的意義。

「彈性、機動、有趣、好玩」是晁瑞光對華燈的印象:「神父給了空間,空間充滿自由。」神父亦期待各地皆成立相同性質的視聽中心:「我的目標不在擴大華燈,而是透過活動策劃,進入社會,瞭解社會。」

展覽從沒有停過,推廣的多為台南人的作品,亦邀請《人間雜誌》創辦人陳映真分享報導文學。原來紀神父曾被雲門舞集的呈現深深感動:「那是本土的生命力,我想要看見在地人回來面對他們的苦難,並加以努力。」

「我沒有傳福音的壓力,有其他的神父在進行,我只希望青年運用華燈的資源,建立真正的精神生活,而不只是信仰生活。」蘊含電影、攝影、音樂、文學養分的沃土,果然綻出交融一切、面對群眾的青芽:劇場。

電影欣賞班底許瑞芳、李維睦、許寶蓮、吳幸秋等人對表演產生興趣,1987 年,解嚴前一個月,在紀寒竹神父號召下「華燈劇團」成立, 為戰後台南第一個現代劇團。神父的大力支持來自他發現劇場別於其他的藝術形式:「劇場是活生生的人再現我們的故事給觀眾,且為群體活動,每一環節都很重要。因為這樣的獨特性,使劇場成為藝術表現和人際溝通的媒介。」

照片提供/晁瑞光

劇團初期由唯一具劇場經驗的蔡明毅任團長,訓練肢體,同時邀請舞蹈家劉紹爐教課,次年,甫自國立藝術學院畢業的劉克華前來駐團,共同替劇團奠下良好基礎。紀神父從此退居奧援角色,協調場地,幫忙募資,對運作從不干涉:「精彩的文化都在台北發展,所以更需要給台南機會,我不憂慮社會接受慢,更慶幸我對劇場外行,團員才可以更自由的表達,雖然缺乏協助,讓他們困難重重,但他們真的長大了。」

1991 年是開創的一年,劇團茁壯,空間不足,神父與教會接洽,接收位於友愛街的「聖波尼法堂」,和李維睦、晁瑞光等人花費兩三年,親手將教堂改造為劇場:把牆打掉、粉刷壁面、鋪設觀眾席、卸除天花板、露出木構屋頂。這年,由蔡明毅編導、以台語為舞台語言、詮釋台南嫁娶的《台語相聲—世俗人生》亦登上國家劇院實驗劇場,迴響熱烈。許瑞芳則進入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研究所,渴望帶領劇團邁向專業。

1997 年,華燈劇團滿十年之際,已推出《帶我去看魚》、《鳳凰花開了》等四十幾齣劇作,更籌辦多場戲劇研習營、戲劇節、實驗劇展,紀寒竹神父與團員們決定改名為「台南人劇團」,固為避免大眾混淆藝術中心和劇團,也充分顯示神父的西方風格,「他覺得時機成熟,我們長大獨立,應該要分開了。」

許瑞芳說,原本打算按「聖波尼法」的諧音更名「聖包你發劇團」,但神父認為仍不足以切割——乍看不近人情,實也飽藏神父對他們的肯認與祝福:當熟悉的紅汽球破碎,將有更繽紛的汽球要帶孩子去遠方翱翔。「我由衷的感謝這群台南的年輕人,願意將他們的生活經驗深刻的反映出來,透過戲劇,他們和觀眾之間達到心靈的溝通。」2008 年,六十五歲的他返回故鄉,現居美國。

照片提供/晁瑞光


(刊登於《台南美術》創刊號 2016.3)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