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9月17日 星期三
【美印臺南】打開種子庫房─歸仁紅瓦厝國小
每逢修整草皮的日子,紅瓦厝國小就溢滿悠揚的香氣。對這裡的師生來說,翠綠的草地是求學或授課期間最悄然也最重要的背景。鈴響,孩子從教室衝出,把球扔進草原,敞開一場歡樂足球賽;鈴響,老師將繁瑣的行政事務告一段落,走向二樓廊道,朝下探瞰,讓綠草舒緩眼球的疲憊、恢復心智的自由。草地邊緣的桃花心木林常有斜卵小葉隨風飄飛,阿嬤阿公漫步於落葉鋪成的褐軟小徑,學生和老師離開教室到大樹下上課。
阿肇老師和我們的談話即從這列樹林開始:「桃花心木是淺根植物,一般種得間隔很小,這樣互相才會盤根錯結。」似需要友伴的人,幾棵桃花心木因缺乏扶持的根系,又常年受到颱風強襲而斜長向一旁。紅瓦厝國小籌備於 2002 年,2004 年正式招收一年級學生,至今「十年樹木」。阿肇老師在五年前調任於此,儘管時間不算長,他也有了「他的樹」。
「來!我帶你們去看!」長期關注地方文史的他高高瘦瘦、模樣有點像《威利在哪裡》的主角,也威利似的帶領我們穿梭繪本般的校園:「這是我的樹!」身旁的苦楝已三米高,看不出四五年前只是小苗,「它在屋頂萌芽,我用盆栽把它養起來。這邊原有一棵苦楝被風吹倒,就移來種…」阿肇老師望向筆直的主幹、延展的枝椏:「只要找到對的位置就會長得很好。」
正因為植被變化,紅瓦厝國小的四季顯得格外分明,校內老師也拾起身邊資源導入教學活動:低年級教學群以「拜訪春天」為題,讓小朋友探索春天的風貌,結合語文課程,用寫詩及繪圖來表達;中年級教學群以「冬季戀歌」為題,引導小朋友留心植物在冬天的變化,搜集落葉、枯枝、果筴、石頭等素材,進行美術創作。一年級的淑靖老師則帶全班至校內梅園採青梅,幾近野生的青梅十分澀口,但源自採摘的感受、共享的親匿,學生們始終燦著一張笑臉,玩得滿身大汗。
學習不只在教室內,也在教室外;學習不只在校園內,更能「翻」到校園外。建校之初歷經兩次社區公聽會,公推「紅瓦厝」三字最能勾動居民的共同記憶:據說明鄭時期,許縣溪流經歸仁舊社北方,溪畔土質適合製陶,加上臨近關廟與龍崎等丘陵地,窯燒柴薪不虞匱乏,諮議參軍陳永華遂教導民眾燒窯作瓦,陳姓與李姓兩大家族以此為業,闢建「十三窯」。磚瓦容易取得,早年歸仁的屋頂紅通通一片,喚「紅瓦厝」。即便工商發展後,傳統建築漸被現代建築覆蓋,在歸仁仍能看見不少維護良好或尚有人居的老宅院。
紅瓦厝國小的命名,透露了在地化社區小學的期許,這份理想表現於建築師徐岩奇的校園規劃。紅瓦厝不設圍牆,僅依草皮和磚面連結社區;由辦公室、專科教室、圖書館、視聽室築構的外側大樓,夜間開放一樓供社區學習、社區服務之用,為校園的精神核心。建築師取閩南三合院元素,融注綠建築概念,呈現古老空間和自然風土緊密依存的氛圍。比方西曬的陽光深邃水平,以深走廊因應;冷空氣低進、熱空氣高出,就在教室低處設氣窗、高處置排煙窗,利用空氣對流的原理使室內通風涼爽。行政大樓的地底下則埋有大型貯存槽,容量達三百度,透過管線回收雨水,再引過濾後的雨水來澆灌、清潔浴廁。兼具環保功能和美感細節的種種設計,令紅瓦厝國小在 2007 年獲得「臺灣建築獎」第二名及內政部的「綠建築榮譽獎」。
校長連久慧說:「我們考慮過校園開放的安全性。經過適度的宣導,民眾逐漸尊重校園應該是學生的活動區。這幾年來,每天在學校周邊下棋的阿伯、運動的阿嬤更會幫忙看顧學生,回報可疑狀況。」她認為,良好的社區互動其實是校園安全維護的重要防線。解構校園的好處還有:緊鄰的運動公園、游泳池、文化中心、演藝廳、展覽廳,甚或菜市場,都相對的豐富了紅瓦厝的教學資源。阿肇老師因此策動去菜市場的「戶外教學」,讓孩子分組討論菜單,全班步行至市場採購食品和用具,回來煮火鍋。
縱使由學校走到市場只要五分鐘,且班上許多孩子來自菜市場,對五年級的他們而言,替自己準備一餐的過程仍舊相當陌生,阿肇老師笑談:「一組五個人,我看他們的菜單,有人寫『五顆蚵仔』!你就不要管他,他們回來後就知道蚵仔沒有在賣五顆。」重點是「你就不要管他」,給學生嘗試的機會。「這學期如果有空檔,打算帶孩子畫菜市場地圖,只要去市場的次數夠多,他們將自然察覺到不同的季節有什麼樣的在地產物。」
常民生活的累積就是文化。阿肇老師指出學校對街曾為一片蔗埕,五分車的鐵軌從那頭沿著現在校園的北邊向前,終點站約抵今臺南一中西側。當時甚至設備火車站與月台,甘蔗隨軌道運抵仁德糖廠,歸仁的鄉親也從此處搭車通往府城,實為交通要地。可惜僅存軌道已於2010年底因工程深埋地底,紅瓦厝國小希望將五分車的糖業意象重現在校內的閒置空地上。
建立重要的基礎經驗,才能引動孩子更深層的參與社會,更細緻的思考人與世界的關係。阿肇老師贊同「孩子學得不好是因為玩得不夠」的說法,強調課後休閒活動跟課堂進度息息相關:「現在的課程中有很多生活元素,但經濟越弱勢的家庭越沒有機會去嘗試不一樣的生活,小朋友對課本中文化層面的敘述就不容易共鳴,只好流於背誦。」所以,當臺南地檢署推動「司法小志工」計畫,邀請學童宣導反賄選,形式由校方自定,可以選擇觀看影片、有獎徵答等方法時,紅瓦厝的方案竟是:讓小朋友搭公車至臺南各人文地景發放傳單,老師沿途導覽。這樣一來,既符合活動主旨,孩子們也遊歷了開隆宮、吳園、氣象局、天壇、愛國婦人館、孔廟、府中街、臺灣文學館,及甫開幕的林百貨──可能很難相信,歸仁不算偏鄉,但參與的學生們在這天之前,從沒坐過公車,沒去過上列的任何一處。
孩子不像植物,師者終究無法在一兩年內就目睹學生的熟成抽長,但所有的老師都擁有或擁有過這樣的心腸:願播下種子,願護持地力。老師的耕耘需要教學環境的佐助,紅瓦厝國小的彈性不只是建築的解放,更來自校長連久慧對師生的敬愛,校長的支持使紅瓦厝的老師在替學生把關住基礎能力之餘,皆能發揮所長,持續拓展孩子與自己的邊界。
不遠處,同樣由封閉走向開放的,還有弛廢已久的糧倉與八角樓種子庫房。前者打造於日本時期,為挑高磚屋;後者格局特別,兩側皆立窄梯通達二樓,二樓的六扇木門呈扇狀分布,門後一囊袋似的小間,存放水稻和雜糧等作物種子,超過四十年歷史。糧倉和庫房長期閒置,歸仁農會初步整頓,2013 年化成藝文中心,發表書法、國畫、陶藝、花藝系列作品。南關社區大學則接連籌劃竹編、拼布工作坊,開設培訓導覽人才的課程,期待藉八角樓串連代間,讓年輕學子了解歸仁的產業文化,讓不同年齡層的民眾有機會合作互動。目前進駐八角樓藝文中心的在地創作者包括書法國畫家王源和、陶藝家黃士峰與專擅園藝及篆刻的黃毅斌,黃毅斌亦是歸仁七甲花卉園區的班長。
七甲花卉園區聚集二十家花店。最早的一間創立於 1980 年代,因稻米價格下跌,不少農人轉種花卉,批發耐旱的觀葉植物,形成產業集中的現象。十幾年前,市場萎縮、競爭激烈,花農成立產銷班,「七甲花卉園區」於 2003 年正式誕生。為打響名號,黃毅斌號召班員推出花展和稻草人製作比賽。後依循主人的個性逐步發展不同的店家特色,有人專賣香草植物,有人專賣花瓶花盆,也有人因造景而養魚賣魚。黃毅斌更聯合製麵廠,將檢驗合格的玫瑰花瓣混合關廟麵,不加色素,作成寬版刀削麵,烹煮後泛著淺淺的甜味與香氣,仍嚼得到花瓣顆粒。
「用一把刀將倉庫打開,拿出心的聲音。」當表情生動、說話風趣的黃毅彬這樣拆解「創意」兩字時,好似看見麗色輕漾的花田;看見種子庫房的塵埃被拂拭,八角樓內,黃士峰以沾染泥漿的手替陶輪上的土球塑型;王源和執起毛筆,捺下第一橫;而紅瓦厝孩子們的朗朗書聲,就和校園內桃花心木林的落花一起飄散出來。
(刊登於《美印臺南》2014 No.17 7月號
http://culture.tainan.gov.tw/ufiles/d/From_f0390965002209.pdf)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