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7月12日 星期日

【聯合報】快樂之葉

  辜家鹽館、錦記茶行、李春生紀念教堂...「大稻埕」是台北的第一條洋樓街,其歷史建築及文化厚度,甚或台灣政經中心由南到北的轉移,其實都和茶葉密切相關。

  1870 年代,為了輸出台灣茶葉,五大洋行進駐淡水及大稻埕,並在近郊的丘陵台地,今南港、深坑、新店溪沿岸,種滿茶樹,這些地方的生活風貌因此巨幅改變。過去女性不被期待拋頭露面,但茶葉出口量龐大,採茶與揀枝的工作需求持續增加,於是,每逢茶季,大稻埕的亭仔腳就會出現精心打扮的女人,一邊說笑,一邊揀選茶枝,儼然是場生產的「下午茶」。她們明亮的勞動姿態,讓陶德(John Dodd)讚嘆茶葉為「快樂之葉」(the merry leaf)。
 
  陶德?故事需退回此場景的十年前。英國人對茶葉的迷與癮,間接導致鴉片戰爭,繼而打破中國貿易限制。1860 年台灣正式開港,商人紛紛乘船而來,其中就包括蘇格蘭籍的陶德,他落腳淡水,在台灣進行物種風土的調查與人類學研究,多次深入山區探勘,發現台灣極具栽培茶葉的潛力,相中文山堡一帶。
 
  當時,台灣仍未有大規模茶產業,僅少量粗製茶給自家飲用,加上陶德屬意之地,居民已栽培藍染用的植物「大菁」,獲利頗豐,實在沒必要為外人的理念投入冒險,陶德與農民的接洽總無功而返,連買辦都對他的異想嗤之以鼻。直到 1864 年「太平天國之亂」,太平軍入閩,攻破漳州,百姓生活困頓,一名青年商人不得不關閉了他從事西洋貨物和茶葉貿易的商行,自廈門來到台灣,尋求轉機。
 
  他就是「李春生」,受聘於陶德,成為他的買辦,兩人個性與專長互補,起初李春生根據經驗,同樣認為陶德欲在北台灣推廣烏龍茶種植不可行,經過一番磨合,被陶德說服,兩人首先將粗茶運往廈門精緻,提供洋行試喝,顛覆其對台灣茶的印象。然後,在文山堡帶入茶鄉福建安溪的茶苗,讓農民貸款購買,協助栽植,保證全數收購,同時投資製茶設備,引介福建茶師及茶工,改良製茶技巧。
 
  並且選擇美國作為行銷台灣烏龍茶的市場,陶德的觀點是,英國對紅茶的熱愛已然無法撼動,但不斷湧入新移民的美國有嘗試新事物的好奇與勇氣。1869 年,他們雇用兩艘大型帆船,運送十二萬九千公斤左右的茶葉往美國紐約——台茶過去僅能出口廈門,此舉空前絕後——台茶的滋味在美國掀起佳潮,往後一年,價格更由一擔十五元漲至一擔三十元。
 
  這一突破吸引眾多洋商來台,到 1895 年間,茶葉已佔台灣出口總值的一半以上。北部貿易地位提升,翻轉「一府二鹿三艋舺」的順序,台北,從此躍為台灣的政經重心。
 
  陶德在台將近三十載,晚年離開,不知所終,李春生一個人留了下來,後世尊稱「台茶之父」。


(刊登於《聯合報》繽紛版 2015.06.18
http://udn.com/news/story/7044/1000026)

 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